解救打工人,远离“接口焦虑”
当下都市青年的生活,看上去都挺中产挺有范儿,都是赛博朋克的弄潮儿。 但老话说得好,有些人啊,表面看上去光鲜亮丽,其实袜子已经滑到了脚底。 手机、电脑、iPad、蓝牙耳机……有些讲究的同学还日常佩戴智能手表、手环,包里揣着Switch和运动相机,甚至脚上的球鞋也是“插电”的。 这么多的智能设备,让工作生活更便捷的同时,也给我们带来了不少新的焦虑。 其中,据外滩君观察下来,最能让年轻人“破防”的一点,就是不同品牌的设备相互之间,远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友好,随之而来会给我们每天的工作带来许多小障碍。 01无线传输时代?我看不行这些障碍具体体现在哪儿?拷文件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。 每当我习惯性地要用U盘拷文件,年轻的小同志总会疑惑地问: “现在都无线传输时代了,你还用U盘干什么?” 我只能摇摇头叹口气,“看来你的工作量还不够大嘛……” 不是外滩君活在过去,而是无线传输这件事,真的没那么靠谱。 手机和电脑间的文件传输,我最常使用的是微信文件传输助手,每天跟它聊天比跟男朋友还多。 但是,尽管微信最近一次更新说是“能传大文件啦”,结果上限还是200MB,小小几篇Word、PPT问题还不大,但稍长点的视频就拷不起了。 果粉看到这里要说了,iPhone和Macbook之间可以用“隔空投送”啊,高清大视频也能传! NO NO NO,用过“隔空投送”批量传文件的人都知道,如果文件数量太多、每个的体积又很大的话,它不光速度慢,还时不时会半当中卡住或者干脆传输失败。更别提iPhone自带的文件管理系统,让人一言难尽。 更让人头疼的,是客户爸爸都特别爱用的某度网盘。 啪一下甩个链接给你,打开一看十几个G的文件要下载,当时就两眼一黑。如果不给网盘充个VIP,那限速限得真能让人急死。 回想当年刚参加工作的时候,拷文件哪有那么多弯弯绕,一个U盘分分钟搞定,管你什么设备反正都是USB,痛快得很。 现在就不行了,每台设备的接口都不同,老式台式机还是方方正正的USB-A,苹果的Macbook是Type-C。如果要把文件拷到iPhone手机上,还得准备一条Lightning转换线,太麻烦。这就是我们每天都在面对的“接口焦虑”。 02持续了五年的“接口焦虑”说起接口焦虑,其实每天和苹果笔记本电脑相伴的打工人应该都深有感触。 苹果的Macbook一直是城市白领的标配。大约从2015年开始,Macbook取消了老式方方正正的USB-A接口,配上了四个圆润的USB-C接口,也就是我们今天熟悉的Type-C。 Type-C当然很好,充电快,传输快,而且上下对称,不会再有以前USB-A接口那种每次都上下插几次才能插准的尴尬。 但也是从那时候开始,果粉们就必须为电脑另外配一条USB转接线,或是有更多接口的扩展坞。 这是因为大多数你需要插在电脑上的东西,U盘、移动硬盘、读卡器、相机连接线等等,都还是老式的USB-A插头。没有转换头,根本用不了。 当时苹果当然遭到了许多吐槽,但许多人相信,Type-C一定是未来的大趋势,会有更多的设备向它看齐。 这一点,五年后的今天回头看,是被验证了的。Type-C成了安卓手机和平板的标配,越来越多的其他品牌的笔记本电脑和PC也有了Type-C。 但对于今天的打工人来说,这样的接口焦虑依然存在,因为我们仍在使用的大量移动存储设备,不论是U盘还是移动硬盘,依然是“方头”的USB-A插口。 另外很重要的一点是,这几年里,苹果自家的iPhone用的可还是那个扁扁的Lightning闪电接口啊! 所以我们的办公桌上,总是被无数的充电线、连接线搞得杂乱不堪,有整洁癖的外滩君经常因此无能狂怒。 出一趟差更是辛苦,包里光是不同的充电器、电源线、转接头就一大包。Type-C一统天下的时代快点来临吧,真的求求了! 本文内容来自公众号外滩TheBund,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,请联系管理员立即删除
知页简历 | 2021-01-15 18:20:16
2984